基本信息
张金喜,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指导委员会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理事,北京公路学会常务理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道路与桥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道路工程材料、道路路面性能和维修管理、道路工程再生资源利用、道路与交通安全、道路结构物耐久性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工作期间,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它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包括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科研奖励10余项,主编专著和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EI、SCI等检索工具收录40多篇。
研究方向
(1)新型道路建设材料
(2)路面性能评价与养护维修决策
(3)道路设施耐久性及寿命预测
学习经历
1981.9~1985.7,河北工学院(现河北工业大学),公路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5.9~1988.9,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市政工程(道路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2.4~1993.9,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
1997.4~2000.3,日本岩手大学,生产开发工学专攻(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8.10~1992.3,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93.10 ~ 1994.9,巴基斯坦国道55号10号标工程(Indus river highway N-55, Contract 10),材料工程师、实验室主任;
1994.10 ~ 1997.3,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房地产开发部,工程师、综合业务科科长;
2000. 4 ~ 2002.3,日本岩手大学工学部,文部科学教官,助手(讲师);
2002. 4 ~ 2003.3,日本岩手大学工学部,文部科学教官,助教授(副教授);
2003. 5 ~ 2013.12,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教授;
2014. 1 ~现在,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教授。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道路路面性能与交通安全的互动关系”(项目编号:50522201),2006.1-2008.1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城市基础设施耐久性研究”(项目编号:8100001)子课题:“北京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耐久性研究”,2010.01-201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水泥混凝土综合耐久性研究”(项目编号:51278016),2013.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全寿命周期内多目标需求的沥青路面养护决策理论和方法”(项目编号:51478021),2015.1-2018.12;
201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B类)暨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面向耐久性设计和养护维修决策的沥青路面性能衰变机理及模型研究”(项目编号:KZ201510005002),2015.01-2017.12。
主要获奖
(1)1992,“湿软土基执行重型压实标准技术措施的研究”,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完成人);
(2)1992,“湿软土基的压实和稳定技术”,北京市市政工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完成人);
(3)2008,““工、管结合”型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8年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4)2008,“土木、交通类专业培养创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2008年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4完成人);
(5)2008,“沿海地区混凝土道路结构物典型病害调查及处治措施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
(6)2009,“旧混凝土路面板再生利用的研究”,河北省交通厅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第2完成人);
(7)2009,“道路工程材料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专著),北京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独立完成);
(8)2011,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塑裂问题研究,秦皇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
(9)2011,北京市道路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技一等奖(第6完成人);
(10)2011,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塑裂问题研究,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第2完成人);
(11)2012,“创新型高素质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2012年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1获奖人);
(12)2014,沥青路面抗车辙综合技术及车辙预测方法研究,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第2完成人);
(13)2014,北京市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和养护决策方法研究,201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2完成人);
(14)2014,沥青路面抗车辙综合及车辙预测方法研究,2014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4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