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上午,为提升大学生对停车场领域的知识水平,城市交通学院交通工程教师党支部邀请北京市静态交通业协会于化龙会长,以“停车场类别与对应工程技术解析”为主题,为交通学子带来了一堂兼具专业性与前沿性的课程。

于化龙会长曾获得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从事城市静态交通综合业务26年,承担过“城市机动车停车场运营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研究”“北京市路侧停车收费情况调研”等多个项目;参与了《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地方法规的起草,具有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讲座介绍当前停车场分类情况,详细介绍了道路停车泊位、公共停车场(包括公建配建、路外公共、立交桥下)、公共停车场(包括公建配建、路外公共、立交桥下)、驻车换乘停车场(P+R停车场)的定义,及其服务对象、应用场景和管理模式,并对应解析设计需求和工程特点,从管理工程技术角度解析2019年道路停车改革前后道路停车泊位、北京市P+R停车设施等设施在价格标准、停车费收支模式、收费方式、收费设备、使用对象、停车管理员服务内容等,详细介绍了高位视频、低位视频、移动视频车+地磁/北斗等设备,分析当前各类停车场对应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
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同学们就机械式停车楼效率提升、小区停车位备案及权属、小区停车自治管理、违法停车行为、停车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本次讲座是城市交通学院交通工程教师党支部“强国・思政・融合”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而且讲座专家在讲述北京停车发展和管理历程中,指出停车是一个工程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领域,强调了交通人在推动城市发展、服务民生方面的担当与责任,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数据探索思维,大胆创新,激发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在思政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真正做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交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撰稿:韩艳
摄影:袁昌银、韩艳
审核:赵曙东、高阿娜